2021年10月30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自然资源部大湾区地理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9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湿地遥感大会”于线上云平台顺利召开。
本次大会围绕“湿地与生物多样性遥感”的主题,旨在通过交流湿地遥感科学和技术的相关进展,提高湿地科学研究和应用管理的水平。大会设1个主会场、8个分会场和1个专题会场,共邀请6个大会主题报告和20个分会特邀报告,收到国内外47家单位的107个分会场申请报告。本次大会同时在“遥感学报”梧桐会直播平台同步直播,吸引了全国各地从事湿地遥感研究的领导、专家、教师和学生等共4700余人在线观看。
第三届“中国湿地遥感大会”合影
会议伊始,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柳钦火研究员作为主办单位代表致辞,向来自国内外的同行专家的支持表示感谢。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牛振国研究员主持,向各位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介绍出席第三届中国湿地遥感大会的领导嘉宾、大会特邀报告及分会论坛报告情况。
随后,大会特邀嘉宾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明祥、北京大学研究员彭书时、生态环境部卫星中心研究员侯鹏、北京大学教授郭庆华、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段洪涛、宁波大学教授孙伟伟分别作了题为“湿地保护法与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与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和物种栖息地保护遥感应用研究”、“大数据支持下的中国植被图绘制”、“富营养湖泊水气CO2交换通量遥感估算研究”以及“国产高光谱卫星的滨海湿地精细监测应用”的大会主题报告。
各位专家表示,湿地生态系统安全越来越得到国家高度重视,对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保护对湿地管理提出了新要求。结合当前的国家发展理念,将“双碳”目标与湿地保护紧密的联系起来。运用遥感技术开展湿地资源多尺度、全要素、全方位和长时序监测技术成熟,对湿地系统保护、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利用,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建设、湖长制和河长制实施、“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张明祥教授与彭书时研究员致辞
侯鹏研究员与郭庆华教授致辞
段洪涛研究员与孙伟伟教授致辞
下午的分会场和专题会场共设置95个口头报告,分别聚焦于“全球湿地遥感监测与制图”(主持人:毛德华、牛振国)、“全球变化与湿地碳遥感”(主持人:王宗明、孙伟伟)、“河流与湖泊水环境遥感”(主持人:宋开山、邬国锋)、“湿地生物多样性遥感”(主持人:柯樱海、贾明明)、“河口与海岸带湿地遥感”(主持人:侯西勇、吴志峰)、“高寒和高纬度湿地遥感”(主持人:段洪涛、黄昌)、“城市湿地生态遥感” (主持人:蒋卫国、翟俊)、“湿地遥感精准监测与智慧监管”(主持人:张怀清、宫兆宁)、“国际湿地城市可持续发展专题论坛”(主持人:侯鹏、周德民、蒋卫国)等领域方向。
大会得到了《遥感学报》、《自然资源学报》、《湿地科学》、《地理科学进展》、《遥感技术与应用》、《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Remote Sensing (JSTA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Watershed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Frontier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9个知名学术期刊的支持与合作。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侯西勇研究员和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吴志峰教授共同主持了“河口与海岸带湿地遥感”专题分论坛。该分论坛聚焦于中国近海岸带、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粤港澳大湾区等热点区域。来自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香港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单位的13位学者、专家以及150余位线上听众,并围绕河口与海岸带湿地遥感动态监测、海岸带滨海潮滩湿地提取、河口与海岸带湿地空间规划与恢复利用、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河口与海岸带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新型遥感信息源与数据挖掘方法等前沿与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大会总结由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侯西勇研究员主持,各分会主持人分别总结了大会和分会的报告内容,交流了中国湿地遥感研究的主要进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了未来需要加强研究的内容和方向。
最后,大会共同主席王宗明研究员做了中国湿地大会成立以来的总结,感谢大会组委会的辛勤付出,指出中国湿地遥感大会影响在国内外不断壮大,得益于各位与会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希望今后与国内外同行一起,进一步推进中国湿地遥感事业。